常敦明: 让世界聆听中国声音

    在长达50余年的艰苦创作中,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谛:艺术需要真情,真情需要真我。——常敦明
        
        作为我国箫笛制作领域第一位高级工艺师,常敦明亲手制作的箫笛,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并成为众多著名演奏家的定制乐器。去年,“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扬中箫笛)制作技艺”入列江苏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常敦明功不可没。

 

梅花香自苦寒来

        苦难的童年造就了常敦明顽强不屈、凡事不服输的性恪。1951年冬,15岁的常敦明离开扬中来到上海,师从我国著名笛萧制作家周来有学习吹管乐器的制作。不到半年,常敦明的技艺远超其他师兄弟。师傅认为他是一颗好苗,于是请来金祖孔、蔡之惟等著名笛子演奏家讲解音准、音色、音域等乐理知识。在名师的指导下,常敦明的制作技术大大提高。

1956年合作化运动后,20岁的常敦明结束了学徒生涯,成为上海民族乐器厂一名职工。他深知自己文化水平太低了,每天下班后坚持步行2个多小时去夜校上课。整整8年,他凭着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水平,坚持学完了中学的所有课程。但他仍不满足。他明白,乐器制作者与演奏家好比是鱼水关系,乐器的制作除了涉及物理学、声学、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外,还必须懂音乐、会演奏。于是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学吹笛、萧,阅读《春秋战国乐器考》、《中国音乐史》、《江南丝竹》等书籍。

由于他勤奋好学、执着追求,很快成为一名技艺精湛,闻名遐迩的制作师。业内人士认为经他制作的乐器具有“神韵”和“神音”之美。1972年始,他被任命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厂长。

 

金耳巧手创奇迹
        民族乐器圈子里的人都称他有副“神奇的耳朵”,因为一般人的耳朵,音准正负5音分左右,而常敦明却能听出正负3音分,双耳听力音差在1.5%之内。1997年11月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委托岭南音乐团举办“中国笛子展览”。他被好客的香港人邀请观摩了一场音乐会。会后,有人问其感受。常敦明说:“演奏水平很高,只是乐团里有的低音校得高了一点。”在座的人惊呆了:几十种乐器的合奏,低音校高了一点点,他也能准确无误地辨出,真不愧有副金耳朵。一时,常敦明的神奇在香港音乐界传为美谈。1988年,鉴于他在制造、研究笛萧方面的深厚造诣,他被评为我国民族乐器制作界的第一位高级工艺师。他还与人合著了我国第一本约15万字的笛萧工具书——《中国笛萧》,填补了民族乐器学术史上的一项空白。他先后在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以及国内《乐器》等杂志上发表10多篇学术论文,并被收录在《中国当代创业英才》、《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为此,《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
不懈追求实现飞跃

        为挖掘、发展我国的民族乐器,繁荣民族乐器事业,2001年10月13日,常敦明投资50余万元,在扬中建成了全国首家“中国民族乐器陈列馆”。馆里200多种民族乐器中,与众不同的骨笛、巨笛、石笛等,都有鲜为人知的故事。

1995年冬,浙江省歌舞团笛子演奏家蒋国基亲自赶到长鸣乐器厂,请求常敦明设计制作一支巨笛(要求由两人抬着或用架子搁着两头,两个人按孔,一人吹奏),用于1996年元宵节时演出。

面对巨笛制作新课题的考验,常敦明首先考虑的是一个人的气息控制能力,这是制作巨笛的最大难题。经过周密的技术和数据分析后,常敦明精心挑选了10根直径约5厘米、老结、干燥、振动性能好的毛竹作材料,将毛竹烘干,把竿里的竹节铲平、磨光。谁知,在开孔时竟然开一支裂一支。后来采用新的封闭竹料方法,才使之不开裂,音孔间距也开得恰到好处。从构思、选料到完工,历时4个多月,一支长3.14米、孔径4.9厘米的巨笛诞生了。

        1996年3月,巨笛在杭州“西泠之春”元宵晚会上成功亮相,受到广泛好评。同年5月,巨笛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世界之最”并获得中国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奖。7月,巨笛又在中央电视台第126期《综艺大观》上吹奏,向全国观众展示了巨笛的神奇魅力。1998年元宵春节晚会上,常敦明受中央电视台的邀请,携自己亲手制作的巨笛,与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笛子演奏家蒋国基及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林克仁一道演奏了乐曲《南泥湾》。当时在场的江泽民总书记对巨笛演奏高度赞赏,给了常敦明莫大的鼓舞,使他更坚定了为振兴我国民族乐器事业继续努力的信心。

        2000年,常敦明又制作了长3.14米,孔径为5厘米的红木巨笛,其C音每秒振动97.999次。演奏时,搁在架子上,一个人可独自吹奏,声音低沉、浑厚。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低音笛,同时打破了自古以来巨笛只能观赏不能吹响的历史。

        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在中国首届岩洞音乐会上,著名笛子演奏家蒋国基手持“常氏石笛”,演奏了一曲《长屿洞天》,婉转悠扬的笛声倾倒了现场所有的观众。石笛的制作成功,使常敦明实现了从竹笛——骨笛——巨笛——石笛的新的跨越,也昭示着他的制笛工艺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本页面不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