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 | 韩钧:古拙质朴味之道

作者:随喜所愿

书与印,上升到品鉴层面,仍然是味之境。这个味,是需要品读的。

其中的相通之处在于:必须在传统的传承、时风的俱进、个人的变造上三位合一,才会有真正的“作品”传世。

韩钧老师在书法、治印上的勇猛精进,语言的独立和原创,更是到了如话家常的境界。他的书法多为行草,他的书写里,理性的把控来源于功力,意处的趣味则取决于心性、学养和人格。

草书的基点是“阁帖”,韩钧老师的字取法魏碑和汉隶,用篆亦是追古而去。他在这一体系的“范式”之作中多有沉潜,创作中的个人书写,也能在浓淡、润枯、实虚、快慢的处理中得体而富情彩,笔力遒劲取决于线质的高妙,而更有洒脱的才子性情在背后得以放释。

印从书出,道出了治印与书法的关联,更见书法对治印之支撑力所在。印的字构、刀法,以书写为基,能从刀法窥笔意,且刀笔相宜,自是高境。韩钧的书和印,能相互借力和互补,让人倾目。

治印的大家如吴昌硕、齐白石,以及现在的王镛、石开,以及韩钧的老师老墙,这些印学大家,哪一个又不是书法的高手呢?书之高,则会奠定治印之高,这已成定律。由此可见,韩钧的路子,是宽途和正道。

篆刻的审美品质首先要“古”。“古”并非等于“旧”,因为在传统艺术中,“古”与“新”不但不对立,反而暗里相通。群体的求新意识往往使审美丧失高格调,只因低俗的美本来就容易赢得多数受众的青睐,这在物质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更突出了。实际上,高古、古雅、古拙、古朴等等的对立面肯定是俗媚、甜熟一类。无疑,“古”字不仅是个时间概念,“古”的审美体验源于大自然,因为先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低下,故易与大自然融合亲近。试看人类早期的艺术包括各种生活器物,无不具有“古”的审美品格。但“巧”在追求物质文明的进程中,由于实用的要求,愈来愈占据上风,所以,一旦进入艺术的精神审美层面,“巧”虽然“新”,却一定近于“俗”,“古”却成了很难企求的高格调。

“书法有根,篆刻思源”。一个书法家用自己的生命结体出书法的线条,是他对古老文化的传承与再现。而篆刻家倾其心血用刻刀在石头上曼舞,更是他对古老岩画及书写的回归。所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所谓“身坚而情多”。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素养,那么要让汉字显灵,将是极其困难的。

韩钧给人的感觉是朴素、平实的,有着与世无争和与人为善的追求。无论对于笔墨之道,还是对于生活之态,他都给人纳于言而敏于行的感觉。他是放松的,不矜持,接着日常的地气,去拥抱理想的生活,有些许谙熟出世入世之道。笔下的书写是沉实静气的,刀下的镌刻是淡定入古的。他的人是忠厚的,忠厚性可以产生正大气,他不固守陈旧,也不追逐流行,养一颗“好古”之心,从而壮大自己的艺术图景。

他的行状里,多少有着古人的影像,士人的坚守,与时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是我们对韩钧老师的浅表验证,也是对他其人其艺的解读。我们的解读都是关乎“味之道”的,推而广之,诗、书、画、印、文等一切作品的味,都和这个创作者相关。

韩钧的书印是我们所喜欢的,因为其味陈香与醇美。他的创作也因此而蓄势待发。

本页面不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