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徐来——张哲篆刻刍议

陈根远/文

物华天宝的陕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这里作爲周秦汉唐的政治文化中心,一千余年中,连续不断上演着高潮迭起的历史大戏。具体而微,陕西在中国古代玺印的滥觞(商周)、定制(秦汉)、转型(隋唐)等重要阶段中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秦汉印章更是奠定了中国古典印章艺术的基石。

宋代以降,陕西引领中国古典印章艺术发轫、定制、转型的炫目光焰不再,当明清流派篆刻风起云涌于东南沿海,陕西印坛已经荒芜千年。在过去的一百年中,经过三代印人的不懈努力,陕西重回印坛主流,形成了直追汉印、古玺雄朴之风的主体面貌。这与许多生长于秦汉故地的陕西印人都收藏有几枚古玺汉印实物,朝夕沐浴秦汉之风,而陕西相较江浙又相对缺乏清代以来『印从书出』的直接传统密切相关。

在陕西当代印坛,张哲可以说是个异象,其篆刻的工丽清雅,独张一翼,时时提醒三秦印坛:明清流派篆刻及近代王福庵、陈巨来一脉尚有开掘价值,也能别有新天。世人回望长安,每每感叹陕西工稳印创作有张哲引领,实力不容小觑。

工稳印自元明以来,名家辈出,元代赵孟頫、清初林皋皆一时能手。及近代王福庵、陈巨来出,圆朱汉白,流利工极,后代印人难复措手,纷纷退避。当代三秦印人多绕过明清流派篆刻及王、陈一路,故有秦汉旧都历史熏染的原因,至王福庵、陈巨来工稳印已经登峰造极也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张哲性格温厚恬淡,当年师从写意印大家赵熊先生时,先生因势利导,培养张哲注重篆书的研习与汉印圆朱的临摹。三十年下来,因爲张哲的锲而不舍、孜孜以求,他已经成爲全国知名的工稳印名家。

张哲篆刻外师古人,中得心源。金文、小篆、缪篆、鸟虫衆体皆备,王福庵、陈巨来、黄牧甫、西泠八家无所不用,但最终都融汇在他清雅的艺术风格之下。张哲篆刻故重工稳,难在工稳中见活脱,活脱中寓静穆。工稳印必重设计,难在如张哲这般设计中寓笔意,见天然。张哲的刀法心手相应,洗练干净,絶不拖泥带水。

近年张哲喜刻鸟虫,华美流利。鸟虫篆乃战国秦汉一种工艺美术化的篆书,今人依例创作,工艺图案化颇爲常见,如此消蚀了鸟虫篆印的艺术性,甚或失于匠气、俗气。张哲刻鸟虫,字形的营构大气华丽而富书法意蕴,章法混融而富节奏韵律,刀法畅爽精准而又举重若轻。其美令人惊叹。

近百年来,篆刻艺术告别明清流派篆刻,迎来中国三千年篆刻史上第四个繁荣时期,其中特别重要的标志就是印学社团的出现,改变了自古以来印人各自爲战的局面。近年来张哲担任终南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爲印社发展殚精竭虑,任劳任怨,每当大家由衷感谢他时,他总是诚恳地说:『都是应该的。』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张哲其人如此,其印亦是如此。

戊戌夏于西安碑林

 作 品 欣 赏

瓷源坊


清风弄水月衔山


品若梅花香在骨


陝西历史博物馆


忘机


仓叟七十未老翁


人间有味是清欢


以古为師


是故空中无色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闲吟独步


一壶浊酒尽馀欢


人生贵得适意尔


万年


向宽处行


香远


陋室铭


持山作寿


清词丽句必为邻


清时有味


致广大尽精微


琴能倚松玩鹤


室存金石气


真实不虚


安乐延年


世间唯有妙莲花


一榻萧然


天一阁博物馆藏


黄叶止啼


晨兴半柱茗香


清溪浅水行舟

本页面不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