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恩乐教课堂》喜获2021年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30强!

2021年9月18日,由民政部、国资委、国家乡村振兴局、全国工商联等多个部门联合举办的“2021年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以下简称“大赛”)30强决赛路演会已圆满落幕。来自五湖四海的30个公益机构及多位评委专家齐聚一堂。
允中文教基金会的《乡恩乐教课堂》首次亮相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在500多个项目当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与其他29个公益项目共同参与路演,获得三星项目荣誉!

决赛路演精彩纷呈,各机构代表的精彩发言让人目不暇接,从乡村振兴、关爱妇女、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出发,每个项目各有特色,评委老师们也从多个角度提问并点评,为项目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乡恩乐教课堂》项目第12个登场,精彩内容快来一睹为快吧!
项目陈述

在中国教育历史上,乐教本身就在一个极重要的位置上,“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音乐对人的心理、精神、行为、性情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养成人格、涵育性情上有着文字语言和数理逻辑无法替代的作用;“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教对社会风尚、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

然而,她的重要作用尚未被被广泛认知,高雅艺术资源与基础教育之间缺乏连接的桥梁,以乐教为先导的中国人文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的缺失,不仅会造成国民对音乐母语的陌生和对乡音乡情的淡漠,也会造成国民精神心理状况的浮躁和粗俗之风泛滥。

乡村学校人数占国民基础教育六成以上。

据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 显示,“农村地区教音乐的教师有75%没有音乐专业学习背景”。

乡村音乐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水准严重不足,仅靠师范生培养来解决尚需时日,且人文艺术精品内容生产并非仅靠教育系统自身所能完全解决。

今天,我们在做的这件事,既要深深懂得艺术生产创作规律,又要深谙教育之道,还要善于整合跨界资源,不仅是整个高雅艺术界(尤其国乐艺术界)、音乐教育界和我们现行的基础教育界,还要善于驾驭技术工具、整合各方资源。我们会尽力用好教育新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但我们更关注用心灵点亮心灵,让教育永远不失温度和人性的光芒!让音乐母语真正为儿童养正启慧发挥作用。

 

 “乡恩乐教课堂”是以中国文化内涵与乐教内容为根基的立体化乡村艺术教育援助公益项目,解决乡村学校音乐教师、优质音乐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的问题,也是中华乐教的现代重建在乡村校园的扎根落实。

这个项目它的执行难度很高、跨界非常多,对课程设计、平台技术、内容生产能力、乐曲鉴赏与乐评编辑水准、视觉创意等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人文艺术教育领域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着如果不发展线上教育无法满足广大乡村地区学校对人文艺术教育的需求。同时集成这些能力,我们也经过了不短的历程,顶尖的艺术家、教育家团队也是多年积累起来的,非常难得。

把现有的乡村教师培养成高水准的艺术教师可能性是很微小的,所以,我们走了另外一条路线,就是教会乡村学校现有的教师怎样用好云课堂,不断提升互动式教学能力。也就是这个项目是以云课堂录制好的内容为基础,也有艺术家与孩子们连线互动,而课堂里的现场教师需要掌握怎样跟孩子们互动、做好引导,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共同探索,而并不要求掌握全面的乐教内容去做传授,所以他可能是个数学老师、体育老师,只要有爱好,并有基本的素质,比如不跑调,能掌握节拍,经过培训就能上岗。我们还会派出艺术、师范院校专业志愿者,进行云课堂的带领和示范,给乡村教师做提升,也就是云端课程、乡村教师、志愿者共同完成乡恩乐教课堂。

这个项目非常注重环境作用,就是校园背景音乐设计,提供东西方经典音乐和优秀民族民间音乐的经典素材,听上去非常简单,制定四季的歌单春夏秋冬,其实我们在上面下了不少功夫。

所以,乡村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陪同学生一起学习云课堂内容并组织好练习、互动、体验等等,并播放定制歌单,定期开展教研讨论与教学总结,保管好乐教课堂的设备。针对希望深入学习乐教理念、教学法,想要开展创意教学、教研的老师,会提供更进一步的学习和辅导。
数字化平台的应用将会集成项目执行管理与教学、教研功能,在提高项目执行专业性的基础上节省成本,同时使它具备在更广泛乡村地区的­­­­­复制、推广优势。
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是乡恩父母学堂,也就是给乡村儿童的监护人给予一些亲子教育和环境教育的引导。这个工作我们也做了一些实践,结果是超出预期的。绝大多数家长都能认同不能让孩子沉迷手机,要给他播放有质量的好歌曲这样的理念。乡恩父母学堂自2016年起都在线下开展,将来也会有线上的课程设计,覆盖更多的乡村家长。
如果从校园到家园,我们建立了一个好的音乐环境,那怎么会让孩子们无歌可唱、无乐可听,只能被动接受快餐文化呢?
“乡恩乐教课堂”是允中品牌公益项目中华乐教、乡恩行动交叉子项目,过去十多年,我们在师资培养、乐教校园、乐教课题、教材制作等方面都已经有了大量积累,18年开始启动了乐教乐库、乐教内容中心建设……这个项目确实具备教育上的相当深度专业性。
乡村教育工作我们也已经有10余年的积累,乡恩志愿者在全国170多个乡村开展过乡恩夏令营、乡恩父母学堂等工作。

机构整体的数字化管理和软件系统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展。

在项目模式上融合了教研、内容生产、平台开发、背景音乐环境设计等内容,并且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持续地进行优质人文艺术教育内容、技术等等方面的更新和资源供给,保障项目长期深入推展。

本项目最大特点是系统性非常强,而最大的创新则在于它是将千年中华乐教与中国教育精神的内涵用可实现的方式在乡村教育中扎根,在环境教育、音乐教育中融入人格教育、审美与创意教育内涵,让古典艺术和民族民间艺术的精华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素材、资源,让学校这个文化传承的第一阵地永不失位,让基础教育中不缺音乐母语,并发挥学校的辐射作用,让音乐母语重回国民精神文化生活。

把最好的音乐送给乡村的儿童,
让生动鲜活、优雅美好、天机和畅的歌曲
滋润娃娃们的心田。
愿乡恩的歌声传遍九州大地,
淳朴之风生生不息……

(扫码支持中华乐教公益项目)
多年来,我们通过理论研究、创作与制作、教学、传播与演出等多种方式,在家庭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乡村教育领域落实乐教。推动高雅音乐环境教育普及,弘扬中华乐教的人文艺术精神,以青少年音乐教育带动全民修身,提升全民人文艺术素养,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扫码支持乡恩乐教课堂公益项目)

通过软件研发、乡恩乐教师资培养、云端艺术课及乐库内容制作、校园环境音乐系统设计、乐教课堂等活动,着力解决乡村地区优质艺术教育资源匮乏,儿童人格教育、审美与创意教育不足,乡村教师人文艺术素养提升缺乏途径等问题,为乡村儿童养成人格、树立高尚志趣提供优质精神食粮,切实改善乡村人文艺术教育状况。

 

“允中”之名,取《尚书》“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之意,树“执中立身,精诚济世”之旨。允中文教院、允中文教基金会及德音文化是允中教育公益系统的几个主要机构。
允中教育公益系统致力于中国文化传承与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发掘、整理、弘扬中国文化精粹,并通过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社会教育、出版制作等立体系统,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净化风尚,立德树人”的扎根落实工作,为建立中国文化传承式发展的新型师范教育而不断探索。
允中文教基金会成立于2017年,以筹募资金支持允中教育公益事业为主要职能。

允中文宣部发布

版权属于允中文教基金会

编辑、校对:贞文

编校审核责任人:嘉禾

相关阅读

德音乐教重磅发布:《国乐知多少》“春分之音”——鼓是什么

德音乐教重磅发布:《国乐知多少》“正月之音”——笙是什么

喜报!《国乐知多少》喜获“我是创益人”2020公益广告大赛“科技组特别关注奖”及“最受用户关注公益项目奖”

九九公益,九九恩义,同心同愿,久久铭记,感恩公益路上同行的你!

99公益日 | 每一份善心善念都将在流动和传递中汇聚成更大的力量!

99公益日 | 愿与您同行,为中华文明的教育铺开灿烂的未来!

感恩所有朋友们的慧心大爱——使命于公,慈心于众,这每一个善念都独一无二!

“弘扬中华乐教,支持乡村教育”——允中文教院“念乡恩”慈善音乐会隆重举办

愿中华正声生生不息,不绝于耳——中华乐教之国乐传承与人才培养子项目简介

乐教校园|让生命因音乐而美善,让文明因传承而久远

国乐入心,“笙”乐传情——翁镇发先生及上音笙乐团乐教讲·演走进西安高新一小

【允中父母学堂】省图“国乐启蒙”系列公益讲座报名啦!《涵育性灵,养护天德——中国人的乐教与生活艺术》

纪念专题 | 预言是趋势  趋势是预言——访李西安先生

纪念专题 | 我愿在八千公尺设下自己的帐篷——记中国音乐事业的改革者李西安先生

谢嘉幸先生:为人生而音乐

林友仁先生:艺境,可遇不可求

琴话忆故人:林友仁先生和姚公白先生喝酒”乱弹琴“

追忆|专访琵琶演奏家刘德海:琵琶现在的脾性很躁!

德音乐教 | 林谷芳先生:音色里的中国人文

以下招募长期有效:

1.允中礼贤|期待与久别的你重逢,共同创造新天地!

2.允中礼贤|以艺臻道,以文载道,您是我们正在寻找的设计师和编辑吗?

3.允中礼贤|扬鞭启程正当时,教学部&技术部欢迎您的加入

4.允中礼贤|2019,期待重逢,我们一起播种耕耘,看花开,收果实!

5.允中礼贤|文宣君,你在哪里?

严冬过尽春蓓蕾 | 允中文教基金会2020年回顾

前方有路,未来可期!| 允中文教院2020年回顾

 

本页面不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