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允中教师学园暑期乡村教师资助课程报道(二)

2022年7月3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72位中小学老师齐聚线上,共同参加了允中教师学园暑期乡村教师健康教育课程,本期课程由允中文教基金会大医教育项目资助举办。

开场白中,德音老师提到,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是当今教育的空白点,老师们对健康教育的认知、实践还远远不足。身心健康关系着每个人,关系着千家万户,健康教育的学习首先是从自己开始——觉知身心、安顿身心。德音老师鼓励老师们扎根中国文化的深厚土壤,努力自学,了解得越多越好,学习得越深入越好。

健康教育师资到底应该具备些什么?学习些什么?是不是懂得一些健康知识就可以?需要具备临床能力吗?德音老师讲到,无论我们能学习到哪个程度,首先要聚焦在中医思维方面,掌握了中医思维,就相当于掌握了学习中医的金钥匙。德音老师由中医的起源讲起,追溯医道同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医思维也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很多平时我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健康养生道理豁然开朗。中医绝不仅仅是人体与针石药灸之间的作用,它基于古圣先贤对生命科学、人体奥妙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形而上与形而下交互影响,身与心辩证统一。它是“天人合一”的智慧结晶,怎样顺应天地与人体的自然周期与节律,怎样合于养生利生之道地生活,这是健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象天法地”“取类比象”“五行阴阳”这些看似深奥的道理,其实生活中无处不在,老师们能用心体会学习,让孩子们也能够在日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领悟中国文化的大智慧。

健康教育从自己做起,先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健康,理解了中医思维,才能做好教学工作。为了能让老师们更加真切地体验这一点,我们特意邀请了金涛大夫为老师们讲述了《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教师的自我健康觉知》。在这节课里,金大夫从教师的自我检查与自我觉知谈起,带领老师们正确地认知自己的生活习惯与身心状态。“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金老师以此为引,为老师们介绍和推荐了八段锦、金刚功;同时也为大家讲授了食养与药养的纲领;以及教师的自我关怀与修养,从多角度、多方面给老师们带来了实用而精当的内容。

除了生动精彩、能量满满的讲述,本次课程的答疑环节也非常贴心,为了回答完毕每位老师的提问,延时了许久,一边结合课程讲到的道理和知识,一边为老师们分析疑惑,开启思路。

答疑精华回放

(滑动完整查看)
  • 一切外在的人事物,它都是内心的呈现。你想想看,人心都是照镜子,什么意思?你发了一个怨气的念头,光射出去,对方必然给你反射回来一个不好的念头,你今天发了这么样一个负能量的光,反射回来的也是这么个东西,身体能好才怪,所以身体要好,他一定得要正念净意,然后身体它自己就会有一套调节机制,就能调节得挺好,所以不抱怨是特别重要的一点。对脾胃来说,不抱怨是养好脾胃的前提。人生就那么回事儿,您如果看什么再不顺眼或者看什么生气难过,您就念“人生就是一场梦啊”,就是这样。所以,有的时候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也没有什么想不通的事,任何事情不抱怨。随时随地提醒自己,不抱怨。能够这样去自觉自己,觉悟自己,然后能够这样去提醒自己,特别好,走上这条路才是健康的根本。
  • 大众健康一定要自己学习,所以自救是第一,治未病是第一。你说,我把健康的问题全部抛给医生,那叫犯傻,因为身体在您这里,不在医生那里,医生就是一个辅助。大家永远要记得,医生只是一个辅助,我的健康我做主,您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所以,怎么样去预防疾病,化解疾病,排除疾病,然后好好保养,这个事一定是要自己学习,然后自立,这样的话我们就会越来越好。
  • 中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根子的东西还在经典里头,读经典能开大智慧,所以不断地读经典、开智慧,然后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体验,善于积累,日常多多做好自我的调节反思。
  • 为什么青春期是近视高发时段?最重要的原因:青春期——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从儿童到成人,慢慢地开始具备生殖能力,于是就开始出现了泄漏。女生有生理期,男生也有漏精,他出现泄漏了之后,大家想肝属木,肾属水,水这边有漏了,生木的力量不够了,于是眼睛就近视了。

  • 近视眼完全可以通过做好做足青春期预备功课来预防。

  • 药王孙思邈教给我们的“鸣天鼓”对保护视力非常有效。

  • 咱们中医这个观念,它的心肝脾肺肾跟我们西医解剖学的心肝脾肺肾还真不一样,不是完全对应的。大家要明白,西医的人体认知是建立在尸体解剖的基础上,可是我们中医的人体认知是建立在活体内证的基础上,就是大活人自己通过静定来体验身体的运行。所以中西医对人体运行得出的结论不一样,你去解剖尸体怎么可能会有经络呢?怎么能发现气血循行规律,怎么能发现精气神?这些东西,它观念完全不同。所以我们中医体系是中国的圣人对全世界的贡献。

  • 人类的医学一定是要通过交流,通过互相学习,共同来走向一个发展——文明的更高的发展,要走向这个路。

  • 中医和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活在民间的土壤中,它不是活在庙堂里的,也不是活在什么院校体系里头的,它是在民间的深厚土壤中,是老百姓和知识分子共同去发展出来、传承出来的一个东西。

  • 中国式体育教育追求的是正身与正意,是人对自己的身体的驾驭能力,非常有智慧,特别高明的。我们真正来学中国式体育的话,先要学原理,然后天天练,跟着我们教武艺的老师每天拉筋、熇腰,各种各样的功法操练。

  • 人心也是天心,人是天地之心。我们大家一起来祝福瘟疫早除,国泰民安;然后祝福我们自己和所有跟我们有缘的人,都能够正知正见,都能够健康平安!我们看到任何不好的事情多多去祝福,那么这个心力汇聚起来……因为我想,我们当老师的朋友们都是大好人,我们教师队伍是全体的民众当中素质最高、心地最纯净、最有正能量、最好的一个人群,所以老师们你们的力量……而且你们还管着那么多的小朋友,孩子的力量也是非常大的,因为未来是他们的,所以他们现在是什么状况……您是一个特别好的心态,您带的孩子特别阳光,那么未来他的人生就是有福报的;反之的话,那就不好了。这个情况。所以我们老师们保持感恩心、祝福的心、清静的心,这个事特别重要,读圣贤书也是为了这样。

  • 老师们还是把注意力放在领悟中医的道理,大家多在这儿下功夫,然后身边多观察,生活当中多多地自省、自觉,就是保持觉照,保持觉知,然后任何的细微的问题我们都可以防患于未然,是这样的。

  • 老师们要有信心,这个世界虽然现在看上去是这么多的疾病,这么多的苦恼,这么多的烦人的事情,但是这个世界的美妙,它也永远都在!大道运行,它的精致和它的智慧妙处从来都没有缺位,永远都在。所以老师要有信心,每一天每一刻守护好自己的真心,然后能够踏踏实实做点功课。我们还是主张大家每天做一套中医保健操,每天背一句经典或者读一段经典,听一段雅乐……

  • 改变生活习惯是最难的、最不容易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句话我已经讲了好多遍了,我们把这个信念要树立在心里边,要在日常来做好健康管理,保持每天的学习,保持每一天的自我觉照、觉知,让自己的生命状态越来越好,身心的整体的能量越来越好,是这样。

  • “医者,意也。”医生的意念跟治疗的关系是很大的,确确实实是同样一个药方,不同的医生开,药效不同;扎针、推拿、艾灸就更不用说了,医生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它的疗效。但有的时候,不是医生水平不行,是他跟病人的缘分不够,这叫医缘。

  • 大家不要以为吃多少的营养品叫补,真的不是。通畅了,自然会有“天气”来补,“地气”来补,阳光来补,月光来补。身体的气血运行是正常的,它的补的方式太多了,最普通的食物最养人,最补人。

  • 对老师们千言万语就一句话,希望所有的老师们都能拥有人生的健康、富足、圆满、智慧,希望所有的老师们都能够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些宝贵的东西运用得很好,然后给身边的人和给孩子们能够传递得非常好。这是一点一滴的传承,有一些传承真的不在课本里,不在讲堂上,很多的传承是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以老师们,我们一起加油,我们一起努力。

  • 每一个真正的好中医都几乎是一个全科医院,除了外科和影像检测,几乎都有解决方案,高度综合,不分科,这是中医的特点。

  • 中医振兴是一个基本国策,但是阻力是何其之大。这里边有资本的力量,有资本所控制的舆论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全民认知的问题,基础教育和社会教育太缺失了。

     

身体保养小妙招·要点记录

一、儿童感冒的推拿方法:

推肺腧、推肺经。

二、脾胃虚寒如何做?(脾主意,容易胡思乱想,也是脾虚的表现)

1.病从口入,管好嘴,减少肥甘厚腻的摄入,不能只满足舌头的前半截,忽略整个身体。推荐营养学书籍《救命饮食》系列。

2.饥一顿饱一顿,挺伤胃的。吃饭要规律,早中晚按时按点吃。然后按量吃,既不吃多也不吃撑,也不吃少,吃7、8分饱,饮食不能过量。

3.按摩中脘、关元、足三里等穴位。

4.接地气+晒背。

5.吃简单的健康的生态食物就好。多吃全谷,少吃精米、精面。蔬菜吃当季的,尽量少吃反季节的东西。最好是没有农药、化肥、除草剂这些的。

6.食补胜于药补。还有气补和神补。

7.第一条戒律,不抱怨。怨是最容易伤脾的。推荐《不抱怨的世界》。

8.艾灸中脘、足三里(十岁以下儿童不灸足三里),知时知量。

9.摩腹:不要在生理期摩腹;腹部本身长东西了,千万不要随便摩。

10.八珍丸:气血双补,女士在生理期之后补气血;逍遥丸:治疗肝郁脾虚,养血;参苓白术散:养脾胃补气;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姜茶:暖胃祛寒。

11.补气是老师们要特别重视的一件事。道家那些神仙的观点:“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常默元气不伤。”经常保持静默,不讲话就是养气的。脾虚也要注意养气。

12.黄芪小米粥、小米山药粥、八珍饼干。

13.晨起第一杯喝什么?早上起来能够喝上一碗米汤的人是非常幸福的。

14.晚上躺在床上睡觉时,两个手放在肚皮上,用手来捂肚皮。

15.不要吃寒凉。

16.小孩子很多都是脾虚型肥胖,健脾胃是根本,还是要管住嘴。成年人有久坐的问题,运动量少,不运动,晚上加班加得晚了,九、十点钟跑到街上路边摊吃烧烤,这都是不良生活习惯。

三、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急救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四、女子生理期感冒的处理

大多数情况下小柴胡就很好用。

五、脱发的保养方法

1.不熬夜,11点之前进入深睡眠。

2.养气血。

3.按摩一下肝经。

4.拉筋(可用拉筋凳辅助或者熇腰)。

5.山茶籽煮水洗头,抹山茶油护发。

六、夏季怎么用空调?

1.不要低于28度。

2.晚上睡觉之前把卧室的门窗关好,开二三十分钟。睡觉的时候把空调一定要关掉,坚决不要在睡觉的时候吹空调,那不是光寒气的问题,如果受风了的话可就糟糕了。

3.冬吃萝卜夏吃姜,冬病夏治、排寒祛湿,早晨喝点姜汤很好,预防和治疗风寒、风湿也很有用。

3. 夏天就该出点汗,正常的出汗,保持体温调节能力,保持正常的适应外在环境的这种能力。但如果温度太高,肯定要注意降温避暑,高温伤人也是非常厉害的。

七、脾气烦躁的调治方法

1.补水疏肝。

2.接地气。

3.药物是辅助,最好就是锻炼。每天出去漫步走上1小时、2小时都可以。如果是慢跑的话,跑上二三十分钟也很好。(跑步适宜中青年,可以选择公园,或者小区内,不要吃汽车尾气)爬山也可以。

八、如何养神?

静下来,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就是如如不动。不妄动心神,这个是根本的东西。

九、运动的时间

大晚上的去跑步,尽量避免。尤其晚上不要到什么树林绿植很多的地方,因为晚上它释放的是二氧化碳。晚上9:00以后,任何的剧烈运动都要避免了,因为秋收冬藏,9:00以后就进入冬天了,

大清早也不是一个最好的时间,最好的时间就是日出云散以后,然后气机顺畅地出来。

十、什么时间吃饭

少吃申后饭:从健康养生的角度,古人讲过,“少吃申后饭”。下午3:00—5:00就是申时,它是让人下午5:00之前把晚饭吃好。

十一、腿怕冷如何处理

1.温肾阳,晒背,艾灸命门穴。

2.摩腹,调肠胃。

3.早睡。

4.避寒避风。

 

天的时间,从德音老师对中医思维与精神的讲述,到金涛老师的职场健康课,再到最后的答疑环节,为老师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文化与中医思维的大门。健康教育教学方向已明,我们一起加油努力!

健康教育课程心得

(滑动完整查看)

安文聪老师

德音老师的《中医与中国文化思维》《学会生活,善调身心——儿童中医启蒙与儿童健康教育》和金涛老师的《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教师的自我健康觉知》及其讨论问答课对我的启发很大,我的心得有三:
1. 认识深化,视野拓展,对中医及中国文化思维的感知亲近了、活化了。
原来虽然也接触中国文化及中医,但对他们的认知停留在高深、博大,一般人难以学习掌握,除非要名师带徒才能学好的层面上。听了德音老师的讲座及答疑后,觉得像我们这些外行们也可以学习、尝试做做中医药文化方面的事,起码学会自救,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安排合理,把自己的身心调整到形神尽量合一的状态,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先为家人服务、为父母保健,为自己的学生健康教育做点力所能及的帮助。
2. 中国文化思维比医术更重要,要做好健康教育,首先要把握好中国文化思维。
医道同源,只要合道的就是符合医学健康养生的,所以我们不必只局限于已有医术的掌握学习上,更要以中国文化思维的特点去灵性地、善巧方便地去学中医、用中医、发扬中医精神,弘扬祖国文化。
3. 中医不仅仅传承在学院里,而且还主要体现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智慧中。
无论是名医叶天士梧桐叶治难产,还是老百姓摔倒跌青后自己不断搓揉让血脉畅通、疼痛减少,无论是博士生失恋痛哭需打开心结,还是天地常刮怪风,人穿青色,要善观察总结,都无不体现出人的灵变智慧和生活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智慧,都体现出中国古人指出的道无处不在,无物不承载的特点,所以可以说:只要有百姓生活在,就有中医在,就有中医传承在。
郝芳老师
《中医与中国文化思维》这节讲座,太有收获,太震撼,太美妙了!最近两年全世界都在经历着疫情的折磨,想想就流泪。科普医学知识已经迫在眉梢!听了今天的讲座,真的为自己是华夏后裔而自豪!我们的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光华灿烂!视野打开了,今后的读书方向就明了清晰了。中医六艺:针、灸、砭石、导引按蹺、汤药、祝由……呀,我们的祖先太智慧了!“学习中医从认识人体开始”,“医道同源”,“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恭敬心是最重要的护身符”。
深有感触地理解了:心念影响身体状态,身体状态影响情绪,而情绪,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啊。所以,守护心念。老师说了,一切情绪都是假象,暂时的。缘起缘灭,执取是痛苦的根源。乐天知命,一切就轻松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常念圣贤。明白了!从自我检查我知道了自己是体寒,知道了该怎么注意自己的饮食起居,中医和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活在民间的土壤,高手在民间啊!
我们整个民族,都需要恢复自我健康的觉知,自救为上!

蔡伟贞老师

要想健康长寿,就得从内心深处恭敬圣贤,向圣贤学习。在生活方式上“道法自然”。顺四时之序,“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要以自救为根本,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只有“正气存内”,才能“邪不可干”,所谓“德全不危也”。要不断学习祖国中医知识,修炼自己的内功,强心健体。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得亲力亲为,就得像金涛老师所说的那样,“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自救才能救人,自强才能强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回归到内心的平衡、平静。正所谓:医道同源一体成,道法自然病难生。上医皆在治未病,万法归一人心正。

李博浪老师

希望通过这次培训,大家都能够走进中华优秀文化,努力“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提高觉知力,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应自然之气,得自己幸福喜悦,传播幸福喜悦,让生命因学习成长而美善!

孙小玲老师

2022年7月30日参加了允中教师学园中医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德音老师的讲座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的领悟,使我对祖国中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每一个细节让我深深地反思。比如这句话:“把自己的健康交给别人是靠不住的。”从我个人而言,自己对健康也算是比较关注,但就是不知道怎么让自己更健康,找到健康的根本,也是害怕接近根本,总觉得医学心理学博大精深,中国文化、中医思维就更加深不可测!学得多了学不会,学点皮毛不会用,所以就干脆不去学习。 平时我们在工作当中确确实实感觉到身心健康对一个老师的重要性,总想着身边要是有一个既懂中医又会心理教育的行家,那该多好!把自己的健康交给别人!很少想到自己也有具备这种能力的资质。这真是开了眼界,提升了自己的能量,改变了我的学习观。这不就是在更换系统吗?老师不担起治未病的责任,没有医国的使命,最起码也要有医人的意识!
如今医疗养生与千家万户人的幸福健康息息相关。在这样一个医疗广告铺天盖地,亚健康人群浩浩荡荡,营养补品汗牛充栋,专家学者头头是道,药店门面越来越靓丽的今天,我们全民的健康水平提高到应有的水平了吗?教室里的小胖子,小眼镜就足以说明问题……这问题的根本在哪里?在教育,在师资!思维方式不改变,生活方式就难以改变。

高可贵老师

一、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医者重在治病,但更大的本事在治未病,治未病在于导引心神。医症不能治本,医病不能治身,医身不能治心,医心不能治神,治心治神之术才是医治灵魂之学,所以德音老师提出:心态好是一切的良药。
二、很多教师平时所言的健康即是身体强壮,动作敏捷,却忽视了自己的心态在健康理念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没有将神、气、精与药、病理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通过五行对照方才明白,世间的很多事物都有其内在和外在的联系性,没有单一的存在,包括医与道,医与四季五行等。要想更好的强健自己的体魄,保养自己的心神,守正自己的性灵,就要明白人的身体与时间、空间直接的纵向、横向的联系。做到心身神合一的境界。
四、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形气神三个方面看健康,才是一个最全面的对身体的查验,不能等我们受不了社会、家庭、工作等各方面压力的时候再去习道就医,而是应该见之于未生,患之于未发。不断的通过学习和实践去提高我们的洞见能力。

常利菊老师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忙于社交、应酬、工作等,从而将自己的健康忽略,人们总以为身体是可以无限透支,直到发病时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中医讲,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里面包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智慧,预防疾病胜过在医院治疗,治疗永远是滞后的养生方式。对于疾病如何预防,这就要考量我们的智慧了。
在今天的健康教育课中,金涛大夫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教会我们从形神气三个层面看健康,并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自我保健,形的层面保健如八段锦、八部金刚功、瑜伽、太极拳、慢跑等;气的层面自我养护,如食养、药养,吃五谷杂粮等,还有药养,但对于药养来说,我们需要知道药材的性质;神的层面自我关怀,如放松与觉察的练习,增加独处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有充足的睡眠,留给自己与大自然接触的时间。
针对自己,从形气神三方面来说,可能做的最好的要数神这方面了,平时养成了静坐的习惯,在生活中除了邀约三五好友一起学习交流外,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应酬,所以在这一方面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独处这方面也做的不错,独处的时候读一本经典、看一本书或者听一场讲座,无限欢喜。在假期周末,偶尔爬山,看山间野花,听林间虫鸣鸟叫,顿时神清气爽,感悟生活的美好。但是在形和气的方面做得不够好,一忙就开始乱吃,八段锦等功法也没有坚持。糟糕的坚持胜过完美的放弃,看来以后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也要坚持了。
在中医的学习上,更重要的是学习医理,建立中医思维方式,如整体观、辩证思维、意象思维、精神气等。医道同源,在学习中国文化的这几年,越来越觉得老祖宗的无穷智慧超乎我们的想象,作为教师,唯有自己学习并把这种智慧传承给孩子们,让他们从小学会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从小学会敬畏天地、敬畏祖宗,敬畏生命,学会健康地养护自己的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要合天地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2022年允中教师学园

暑期乡村教师资助课程

优秀心得奖名单

 

明星奖

常利菊、冯小姣、郝芳

华科、黄文静、罗亚

魏永茂、许东昌、鱼婷婷

心光奖

安文聪、白莹、常秀青

高可贵、韩宇丹、惠静静

李海侠、李惠、李莉、孙小玲

种子奖

高彩娥、何媛媛、金艳琴

任娅红、王妍

 

允中大医教育通过设立大医教育奖励基金和系统举办大医教育深度专题研修课程,培养健康教育专业师资与具备大医精神的医道传承人才;同时,深入开展健康教育研究与传播工作,在基础教育中落实青少年健康教育,以多种形式开展公民健康教育。以倡导医界新风,促进社会文明。

允中文教基金会文宣部发布

版权属于允中文教基金会

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排版:嘉灵

编校审核责任人:嘉禾

本页面不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