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允中教师学园暑期乡村教师资助课程报道(一)

这是7月20日德音老师在允中教师学园暑期乡村教师资助课程第一堂课的开场白。20—21日两天时间,关于古文经典教学和中国文化的教育之“道”、真正的东方的博雅教育,老师们听到了太多闻所未闻、震撼心灵的精深内容。经典教学绝不是仅仅只有背诵、读写,这期课程非常系统、深入、完整,信息量很大,也特别需要静心深入参悟、持久修习。

小编:老师们的学习热情非常棒,不管是在答疑、研讨环节还是群内互动都在认真回味、思考……我们也记录下了老师们两日来的点滴!(๑ت๑)♡

两日的学习与交流意犹未尽,关于中国文化教育的本来面目,老师们有幸在课程中收获颇丰,但我们知道真正践行到位并不容易,很多内容的消化吸收还有待老师们在自身经典修习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深入。

“我们的教育如何回归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

“老师们如何做好符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心性特点的教学设计,保护好孩子们最原初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探索力?”

“如何帮助孩子们养成终身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

……

祝愿大家都能以“百折不回之真心”在领悟经典、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走向突破,让自己成为中华文明的真种子,在教学上实现“万变不穷之妙用”,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实现教与学的新境界!

路在脚下,从我做起!教师进步一分,学生就获益一百分!

小编:看到老师们在课程中有所悟有所得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ヾ(❀╹◡╹)ノ~于是,小编迫不及待地想要跟大家分享这些带着新鲜热乎劲儿的充满光亮的文字!

心语心光

常利菊老师

古诗文教学最大的难点是教师和学生都融入不到古诗文中,教是教,学是学,无法打通教与学的节点。这一点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因为只有自己从诗文中进去,才能带着学生从古诗文课堂上出来,才能把生活与课堂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学习古诗文才不至于枯燥。其实,无论是古诗文还是国学经典,我们都要做到知行合一,以言传身教来带动自己的教学,把自己融入到语文教学的课堂中……基本功的训练是有一个枯燥期,这就好比爬一座高山,越到高处越累,但是站在高山上的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一直在吸引着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把一件事坚持十年,总会有所收获。

谭思梅老师

在教育越来越内卷的大环境下,语文学科显得有温度,也是最容易慢下来的学科,老师要学会带着孩子们放松,试着用文武之道的智慧,张弛有度地来组织课堂,引导和带领孩子们读一些对于考试“无用”的书、做一些与考试“无关”趣味探索,让孩子们真真能体会到学习是有快乐的,比如经典吟诵,整本阅读。其实这些在短时间内看起来似乎是无用的,但就是这种积累,才能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真可谓“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李海侠老师

阅读是伴随我们终身的学习方式,我们自身要养成阅读的习惯,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好读书、读好书、读圣贤书、读经典书。阅读写作自成一体。对于写作应先教给孩子正知正见,再教给孩子写作方法。让孩子发挥天性,独抒性灵,不迎合不讨好,保留真性情。在学习国学,教授国学的道路中,我将以百折不回之真心,实现万变不穷之妙用。

杨帆老师

静坐长思能让我们学会表达和倾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体悟方能感知。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宝贵经验和智慧,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应学习感悟和行动。希望在以后的教育中我能把老师所讲的融合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去,时常体悟和实践,让教育在平凡的岗位上开出更美的花。

高可贵老师

“不能悦己,何以动人?”很多讲者、行动者常埋怨自己的听众、受众不乐意听、不乐意从,却忽略了自己语言、内容、方式、内涵的单调与无趣。修身为立命之本,不管是任何时候、任何场景,都先要从修己做起,这样才有可能感动他人、感染他人。

孙小玲老师 

德音老师带着大家在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经典中游刃有余自由旅行观景,以经解经,在游戏中感悟圣贤经典与生命真相的融合!敬佩之余,提升了我的文化自信和信仰!

 徐靖老师

彭林老师的《文字学基础》,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能够潜心的去学习,坚持下去还是能够掌握其中的规律。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之光,引导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快而洒脱。正确的运用国学中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结合当今社会的先进教学经验与教学法,努カ工作,为农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魏永茂老师

敬畏元典,“与古人居,与古人谋”。持续涵泳,做长久功夫。“学而时习之”,努力知行合一。

 王蓉老师

整个课程容量大,信息密集,能量暴增,几乎每个知识点都刷新了我的认知储备……“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让自己活个明白,终身学习,事有不得,反求诸己,真正不枉此生!

 白雪老师

读书学习能够祛除内心的浮躁,让一颗心沉浸在文字宁静的世界里,给心灵以慰藉和滋润。还能祛除内心的空虚,让一颗心在知识的海洋中渐渐丰盈、充实起来。所以,读书人不会无奈和茫然,因为有书为伴;不会孤独和寂寞,因为有书为伴。阅读经典就犹如与先哲同行,聆听他们对世界、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就会被那睿智的思想灵光所感染,今天有幸跟着老师们一起学习,真是让人精神爽朗,感受颇深。

 白小伟老师

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老师们能够追本溯源,抓住文化的根本,“本立而道生”,掌握了方法和规律,学习起来就可以事半功倍,汲取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陶冶思想情操。

 鱼婷婷老师

在这次课程中,我们以古之圣贤为师,学“道”、论“道”,那么如何用“道”来引领教育,如何借“道”之势,与孩童沟通呢?我大致总结了几点:1.真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爱感化孩子。2.善念——静则一念不生,动则止于至善,用善引领孩子心智。3.自修——不能悦己,如何动人?关照内心需求,先自我教育,再实现教育他人。4.慎独——慎隐揉,慎所修。用敬畏之心做教育,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我们的中华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璀璨了数千年,这是古之先贤留给我们的传家宝,是他们留给子孙后代的智慧箴言。希望我们可以化身前辈与后代的使者,把这些古人呕心沥血之作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带给他们新的启迪。

…………

 

END

“乡恩行动”是允中乡村教育品牌公益项目,致力于乡村教育支持与乡村精神文明系统构建。通过深入培养种子教师与大学生志愿者领悟掌握“综合国学教育”思想、精神、理念与方法,组织开展“乡恩课堂”“乡恩图书角”“乡恩夏令营”等,给予乡村儿童集人格教育、生活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国学教育为一体的教育支持,为乡村孩子的一生奠定人格教养与生活智慧的基础,有力补充乡村教育资源不足和现行体制内教育的缺失。同时进行社会调查,倡导淳朴乡风,开展“村民学堂”与“乡风倡导”等,构建精神扶贫与心灵环保的立体化公益模式,助力乡村文明风尚。

乡恩3.0阶段,我们不仅和乡村地区教育部门、乡村学校联合开展系统的教育援助,还希望线上线下结合,以乡恩志愿者和乡村教师为纽带,通过“云课堂”的学习,日常学习引领、心灵沟通等形式,让陪伴与关爱永不缺席,为留守儿童一生打下质朴美善的心灵底色,实现人格与生活教育的传递、乐教的扎根落实和健康教育的传播。

我们不仅关注教育新技术在乡村教育中的运用,更关注用心灵点亮心灵,让教育永远不失温度和人性的光芒!

 

允中文教基金会文宣部发布

版权属于允中文教基金会

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排版:嘉灵

编校审核责任人:嘉禾

本页面不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