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乐知多少 | 笙是什么

诗中的仙人指的是周灵王太子王子乔(本名姬晋,后世也称太子晋、王子晋),他善吹笙,乐声优美犹如凤凰鸣唱,传说后来跨鹤仙去,这则故事也成为了历代诗人吟咏向往的对象。

 
南朝·王子乔吹笙引凤彩色画像砖

 

[画面讲述的是王子乔吹笙引凤,后游于伊、洛之间,被道士浮丘公引往嵩山修炼,后在缑氏山驾鹤升仙的故事。]
 
唐·王子乔吹笙引凤铜镜

据《列仙传》记载: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善吹笙,不由乐师,自成曲调。后来弄玉与善吹箫的萧史结为夫妇,夫妻唱和,笙箫和鸣,感百鸟来集,凤凰来仪。后云二人登仙而去,更是成为一桩美谈。
明·仇英 吹箫引凤图
恬和而清越的笙音似乎与很多美妙的故事有着不解之缘,带着与生俱来的神秘。我们来一探它的究竟。
相传笙由女娲所作,没错,就是补天的那位!
深圳蛇口 女娲补天雕像
 
《礼记·明堂位》:女娲之笙簧。
《世本》:女娲作簧。

原来女娲不仅抟土为人,炼石补天,还独制笙簧,让音乐丰富先民们的生活。

那为什么偏偏是造笙呢,《中华古今注》上说:“女娲欲使人生,而制其乐以为发生之象。”笙寄予着创世神对人类繁衍生生不息的期盼。

《释名》: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也。
表明了笙象征着万物生发之意,犹如植物贯地而出。
 

《说文》: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
《白虎通》:笙者,大簇之气,象万物之生故。

[注]大(音太)簇,十二律之一,为阳律,商音,应一月。

正月是一年中之岁首,
是春回大地之月,
由此说明笙象征着
生命之音,春天之音。
女娲作笙簧也可视作
中国音乐史上的精神渊源。

 

《说文》:笙,十三簧,像凤之身也。
古人常把笙的外形比作凤身,甚至认为笙音能引来凤鸟。
凤凰与笙 图源《中国笙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
笙的形制主要由笙斗、笙苗(又叫笙管)、簧片、吹嘴和腰箍等部件组成。笙斗有方形、圆形两种,上插笙管,并通吹口。笙管多为竹制。吹奏者将气流吹入笙斗,通过笙管使笙簧振动而发音。
 
笙的构造 图源《中国乐器大典》

在祭祀大典和宫廷宴享时,笙是不可缺少的乐器。
《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君王大宴群臣,宴会上以笙乐相配,营造君臣和悦的盛况。
笙在古乐中的地位很高,相当于是众乐之长,起着领奏和主奏的作用,据说当时宴会上往往是唱一遍歌,奏一遍笙,然后其他乐器随着奏。
《仪礼》记载: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宾。笙入三终,主人又献之。间歌三终,合乐三阕,工告乐备而遂出。

[注]②“间歌”是指歌唱和器乐交替进行。

 

意思是在乡饮酒之礼的时候,乐工先唱《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曲子;然后笙吹《南陔》《白华》《华黍》三首曲子;再唱一首《鱼丽》,笙领奏一曲《由庚》;唱一曲《南有嘉鱼》,笙领奏一曲《崇丘》;唱一曲《南山有台》,笙领奏笙一曲《由仪》,最后边唱边奏《周南》《召南》等三首曲子才结束。

当时还让以“笙”为官名的“笙师”去总管教习吹竽和笙等其他乐器:

《周礼·春官》中有:笙师,……掌教吹竽、笙、埙、籥、箫、篪、篴、管。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演出剧照
 

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了3支战国初期的古匏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实物笙,它由笙斗、笙管和簧片等组成,表面通饰彩绘,保留了原始笙的特点。通过研究得知,其形状、制作和调音方法与现代笙簧完全相同,说明约2400年前笙的制作工艺就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了。

曾侯乙墓出土的古匏笙
笙在古代属于八音中的匏类乐器,同属于匏类乐器的还有竽。
著名的典故《滥竽充数》里齐宣王有三百人规模的庞大宫廷竽乐队。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可见笙竽类乐器在当时的宫廷宴会上主导地位,这一时期也无疑是笙类乐器最鼎盛辉煌的时期了。

《南郭先生》动画片段
《南郭先生》的动画组曾经邀请著名笙艺术家翁镇发先生录制演奏录像,根据翁先生演奏动作进行绘画制作。)
《尔雅·释乐》: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郭璞注:列管匏中,施簧管端。大者十九簧。谓和,十三簧者。
《吕氏春秋》高诱注:竽,笙之大者,古皆以匏为之。竽,三十六簧。笙,十七簧。
《宋书·乐志》中记载:三十六簧曰竽;宫管在左旁,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其它皆相似也。
[注]:宫是在14管,是宫调的1音。

 

可知宋代以前,笙有十三簧者名“和”,十九簧者名“巢”,以及十七簧者名“笙”;竽有三十六簧。而笙与竽的区别不仅是形制的大小和苗数的多少,更为重要的是各配宫调的不同,两者音位的排列方式相异。不过,古时候也有称“竽”为“笙”的情形。

 

 

战国下至两汉时期,竽和笙依旧流行于百戏乐队中。两汉出土的百戏陶俑和石刻画以及马王堆出土的两支竽都足以证明。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墓(辛追墓)出土了一件明器(陪葬模型)竽,此竽管虽保存完整,但竽管与吹口之间不能通气,也无气孔、气槽和控制音高的簧片。

 

辛追墓出土的冥器竽 图源湖南省博物馆
而马王堆三号汉墓(辛追的儿子利豨墓)出土的是一件实物竽,斗型呈椭圆形,两排各11管,中间靠两排管的内侧,又各有两管,共计26管。中间四孔装四组折叠管,每组折叠管有两个按孔,可发两个音,也就是说,该竽实际可发的音是30个,也反映了墓主人生前喜爱吹竽自乐。
西汉·马王堆一号汉墓 奏乐俑,其中2个吹竽,3个鼓瑟
1957年河南邓州发现的一座南朝彩色画像砖墓,边框饰卷草纹,画面为乐舞场面,右边两人作舞蹈表演。左边四人或吹笙、或作抃(biàn,鼓掌)、或击腰鼓、或摇鼗(táo)鼓,作舞蹈伴奏。
南朝·乐舞画像砖图
隋唐时期,在继承了传统的乐府音乐并容纳了汉魏以来传入的外来音乐形成了隋唐九部乐、十部乐的宫廷燕乐。燕乐以娱乐、宴享为主,雅俗共存,所以一般只用于雅乐的竽在这时渐渐没落,而笙却在隋唐的燕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清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中均被采用。
五代·周文矩《和乐图》局部图
大唐的诗人对笙乐青睐不已,笙在诗人的咏唱中依然流传。

唐·陶彩绘持笙女俑
笙又有“凤吹”的雅称,诗人听到凤吹声,寻声而去,原来是传自邻家的悦耳仙音,笙音带诗人穿过云霞,仿佛看到了芳草鲜美的千树缤纷……

清·改琦《吹笙侍女图》

唐·《唐人宫乐图》局部
唐代又有了十七簧的义管笙,是在十七簧之外,另备两根义管,需要时,再把它临时装上去。
到了宋代,教坊十三部中,只有笙色而无竽色,竽彻底走向了消亡。
宋代初年,有一段期间,只流行十七簧笙,和外设二管的义管笙;后来由于音乐上的要求,乐工根据实践经验及前朝形制,改制了十九簧笙。自此以后,十九簧笙得到普遍应用。
辽·宣化下八里墓 吹笙男子
唐宋的笙歌,多是繁华绮丽,宋以后,便是“明日重觅吹笙路”了。
元代所用的笙,在形制上和在种类上,都与宋代所用大体相同。后来元代宫廷出现了一件由西域传回的“兴隆笙”,这件外来物颇似手风琴,它有90个管子,还有两个风囊,演奏时需要一人鼓风囊,一人按音管,经常出现在宫廷庆典中,但随着元朝的灭亡,这件乐器也不知所踪了。
明清两代,有两种不同的十七簧笙,一种十三簧笙,一种十簧笙,还有一种十四管簧笙,十九簧笙,已经不见。
北京的智化寺至今保存着一件明十七簧笙,智化寺的乐僧从明代起,代代口口相传,保存了从明代以来相对完整的宫廷音乐和佛乐,被称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
明·智化寺十七簧笙
故宫博物院馆藏笙
笙从春秋时的兴盛,战国时的辉煌,唐宋的笙歌宴筵走至明清的冷落,一路走了三千年。
 

过去的笙受音域的限制,一般只用于合奏或者伴奏,很少用于独奏,在演奏时遇到音不够时,常常借音吹奏。但是这种情况在建国后的改制笙中得到了完善。
1956年,著名笙艺术家胡天泉先生一曲《凤凰展翅》奠定了笙的独奏地位。
当时为了更好地表现和音技巧,胡先生把十七管十三簧笙扩展到十七管十七簧,将同度音改成了八度音,大大提高了传统笙的和音表现手法,丰富了笙的表现力。后来胡先生又将十七管十七簧发展成了十九簧和二十一簧笙。
十七簧传统笙
还有闫海登先生创作的笙独奏曲《孔雀开屏》也是那一时期的独奏代表作品。
闫海登先生还采用山西梆子的音乐素材,创作了《晋调》,动感十足的音乐语言,把热烈欢欣、载歌载舞场面表现的淋漓尽致。

 

笙与乐队《晋调》,翁镇发先生领奏

完整视频请将下方链接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http://wengzhenfa.yuejiao.org/course/8/task/22/show

胡天泉和闫海登两位先生不仅在舞台上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在笙乐创作上也有很大的激情,胡天泉先生的笙独奏曲《芦笙舞曲》《草原骑兵》《海岛晨曲》《南海渔歌》,巴乌笙《阿细欢歌》,笙协奏《冈山音诗》等。闫海登先生的《海南春晓》《沂蒙山歌》都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乐器不光会因演奏者的个性而有生命,演奏者所注入的地域文化特色也会在乐曲中流淌。

胡天泉和闫海登两位先生都是山西人,他们的演奏也都带有北方的洒脱豪爽。

而翁镇发先生的演奏,会让人对笙的风格印象大不一样。翁先生是上海人,其风格刚柔并济,集百家之长,对东西方作品皆驾驭自如,是当今最有代表性的一代名师。
1978年至今,翁镇发先生与他人合作创作的笙独奏曲《海夜思萦》《春歌》《畅饮一杯酒》《湘江春歌》等曲目,同时,还改编了《小河淌水》《达姆、达姆》等乐曲。
1985年,翁镇发先生和牟善平先生成功研制出了37簧改良笙,改良后的37簧笙不仅能演奏民间曲牌、传统乐曲,还能演奏现代的和外国的音乐作品,被专家、同行一致认为是中国目前最科学、最先进、结构最合理的一种簧管乐器。后来还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了“科技成果三等奖”。
 
 国乐传承与人才培养——让雅乐正声生生不息,不绝于耳
三十七簧笙
翁镇发先生的演奏风格既可清雅不俗,又可澎湃磅礴,更有一种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气度,他用37簧改良笙演奏现代派笙协奏曲《河、格、形》《易》,笙与弦乐四重奏《题献II》等。
翁镇发先生还用这把笙征服了欧洲观众,德国媒体说:“世界一流的笙演奏大师演奏的是一件对西方听众来说极具异国风味的乐器,那鲜明强烈的音色对比,让人们时而联想到口琴,轻松欢愉;时而如管风琴,庄严雄伟;又如风笛般自然、原汁原味。一件小小的笙把如此丰富多彩的音色完美地交融在一起,实属罕见。”
著名笙艺术家、教育家,允中乐教导师,
允中文教基金会形象大使翁镇发先生
不光在舞台上传播笙乐,在培养后学人才上翁先生也不遗余力,2015年,上音翁镇发笙乐团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中国改良笙的重奏乐团,乐团演奏均采用37簧系列笙,在翁镇发先生的悉心指导下,无论东西方古典还是现代作品,笙乐团都能完美演绎。
上音翁镇发笙乐团
2019年,翁镇发先生还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评选的“杰出民乐教育家荣誉称号。

想要了解更多翁镇发先生作品和动态,

请浏览器打开德音乐教·翁镇发先生专栏:

http://wengzhenfa.yuejiao.org/

自从1956年笙乐大师胡天泉的第一首笙独奏曲《凤凰展翅》问世至今,笙乐界百花齐放,习笙、学笙者遍及海内外,我们期盼着“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唐朝文化对日本的文化至今有着深刻的影响,到今天,日本的正仓院还收藏着完整的唐代十七簧笙竽。
正仓院馆藏唐代竹笙
和我国接壤邻近的泰国、缅甸、印尼、老挝、越南都流传着笙的身影,缅甸的牙笙(用象牙制成,构造和使用与我国的苗族地区的芦笙很像),泰国的“吞格”(泰国“芦笙”),以及老挝和越南,自古以来就喜欢用笙歌表达感情,吹起悠扬婉转的芦笙,唱起动听的歌曲,载歌载舞。
牙笙

中国笙还是世界自由簧乐器的鼻祖,早在17世纪左右,笙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波斯,后来又流传到欧洲,启发了管风琴、口琴、手风琴的发明。
据记载,1777年,来中国布道的法国传教士阿米奥来回国时将笙带回了欧洲,从此这一不为人知的簧片,以一发不可收拾之势迅速传遍欧洲。
  • 1780年,丹麦的柯斯尼克利用笙的簧片原理,制造了管风琴的拉手,从此管风琴才普遍使用了自由簧。

管风琴
  • 1810年,法国的乐器制作家制成了风琴。
  • 1821年,德国人布什曼在笙的启发下发明了口琴。
  • 1829年,奥地利人制成了手风琴。
键盘式手风琴
 

这就是笙
带着与生俱来的神秘
穿越千年的风雅
在诗文中,在传说里
在艺术家的演奏中
重新焕发着灿烂的生机
参考资料:
[1]李光陆.中国笙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乐声.中华乐器大典[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
[3]苏泓月.古乐之美[M].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
[4]宋新.中国古代“笛”“笙”考[J].史学月刊,2005:119-120.
[5]尹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乐器——琴、瑟、筑、竽、笛[J].乐器科技简讯.1975(3).
[6]王少华.女娲做笙簧的神话意蕴[J].音乐艺术.2002(4).
[7]张振涛.宋代三种笙制(和笙、巢笙、竽笙)及管苗音位的设置原则[J].中国音乐学,1995:96-109.
[8]杨荫浏.笙—竽  考[J].乐器科技简讯,1974:23-38.
END
多年来,我们通过理论研究、创作与制作、教学、传播与演出等多种方式,在家庭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乡村教育领域落实乐教。推动高雅音乐环境教育普及,弘扬中华乐教的人文艺术精神,以青少年音乐教育带动全民修身,提升全民人文艺术素养,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中华乐教”子项目之“国乐传承与人才培养”旨在通过抢救式保护、传承、弘扬国乐艺术,并将其直接转化为教育资源,推动精品音乐作品生产与乐教传播,弘扬中国精神,培育中国气质,为后世留下代表时代的国乐艺术精品,为净化人心、移风易俗贡献力量!

相关阅读:愿中华正声生生不息,不绝于耳——中华乐教之国乐传承与人才培养子项目简介

编辑团队

选题策划主编:德音老师

撰稿:茗茗

图文编辑:茗茗、贞文、嘉禾

校对:无极、天真

特约审稿:翁镇发先生

审核责任人:嘉禾

转载请微信联系:yzwenxuan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德音乐教(yzdyyj)

微信视频号:德音乐教

微信小程序:德音乐教

德音乐教-翁镇发先生专栏:wengzhenfa.yuejiao.org

允中未来学习中心:yacla.cn

允中文教基金会官网:yzef.org.cn

相关阅读
愿中华正声生生不息,不绝于耳——中华乐教之国乐传承与人才培养子项目简介
“弘扬中华乐教,支持乡村教育”——允中文教“念乡恩”慈善音乐会隆重举办
穿越千年,乐魂来归,你听……
国乐入心,“笙”乐传情——翁镇发先生及上音笙乐团乐教讲·演走进西安高新一小
国乐大家高校行 | 龚一先生《一枝极美丽的古代花朵——古琴艺术漫谈》讲座报道
乐教校园|让生命因音乐而美善,让文明因传承而久远
允中高校讲座 | 德音老师《中国艺术的精神与人生的艺术》
穿越古今笙声妙,重回汉唐身韵美——2019允中高校校外国学院中国文化通识课回眸之一
【德音乐教】国人乐魂,传世德音——《国乐启蒙》你听了么?
纪念专题 | 预言是趋势  趋势是预言——访李西安先生
纪念专题 | 我愿在八千公尺设下自己的帐篷——记中国音乐事业的改革者李西安先生
谢嘉幸先生:为人生而音乐
艺术到底有什么用?
林友仁先生:艺境,可遇不可求
琴话忆故人:林友仁先生和姚公白先生喝酒”乱弹琴“
追忆|专访琵琶演奏家刘德海:琵琶现在的脾性很躁!
35首经典琵琶曲,送别刘德海先生
德音乐教 | 林谷芳先生:音色里的中国人文
《琴赋》晋·嵇康
抚琴诀——摘自《西麓堂琴统》
八音——最古老的中国乐器,你认识几种?
龚一先生古琴与乐队演奏《平沙落雁》,吟揉之间,空阔悠远
给孩子们的音乐礼物之——国乐篇
给孩子们的音乐礼物之——西方古典音乐篇
以下招募长期有效,欢迎荐才,感恩不尽!
1.允中礼贤|期待与久别的你重逢,共同创造新天地!
2.允中礼贤|以艺臻道,以文载道,您是我们正在寻找的设计师和编辑吗?
3.允中礼贤|扬鞭启程正当时,教学部&技术部欢迎您的加入
4.允中礼贤|2019,期待重逢,我们一起播种耕耘,看花开,收果实!
5.允中礼贤|文宣君,你在哪里?

点击阅读原文,支持“中华乐教”公益项目!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德音乐教

本页面不可复制